“你看看俺這一圈圈膘肥體壯的大母羊,長得多好,每天看著它們吃草,俺這心里就高興!”6月24日晌午,牛毛塢村三組村民孫連娣提著一大桶草料給羊喂食。
孫連娣說,養羊就是他們一家的飯碗。春季剪絨加上賣羊羔和肉羊,一年的收入達10多萬元,日子過得比以前寬裕多了。如今,夫妻倆干起了“電商經銷”,還帶動村里農戶加入。今后,夫妻倆打算擴大規模發展家庭山羊飼養業。
絨山羊養殖是當地村民的一條致富路徑,羊絨遠銷省內外。
近年來,我市畜禽養殖業快速發展,畜牧業生產能力穩步增加,重大動物疫病防控能力和畜產品安全監管水平顯著提升,畜禽養殖污染治理穩步推進,畜牧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了歷史性跨越。到2020年末,全市肉蛋奶總產量達到55.41萬噸,比2016年增長51.8%,年均增長11%;畜牧業產值達到76.6億元,增長57%,年均增長11.9%。畜產品加工業產值達到75億元,增長108%,年均增長21%。
標準化規模養殖快速發展。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我市積極爭取政策支持,加快現代畜牧業生產發展方式轉變。5年來,我市共爭取國家、省扶持畜禽養殖企業項目資金5067萬元,其中東港市畜禽糞污資源化整縣推進項目資金2500萬元,國家標準化畜禽養殖生態場建設項目資金1920萬元,國家生豬規模養殖場建設項目資金310萬元,國家種豬場和規模豬場貸款貼息項目資金257萬元,國家奶牛場升級改造建設項目資金80萬元。積極推進養殖業保險政策落實,全市參保牲畜頭數及保額逐年攀升。
加快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高標準興建一批畜禽規模養殖場,推進全市現代畜牧業發展。其中,新建以丹東耘墾食品有限公司存欄50萬只肉雞養殖場為代表的一批現代大型肉雞養殖場陸續投產,實現了以自動給水、自動給料、自動清糞和環境自動控制的智能化籠養方式轉變,2020年全市肉雞出欄1.76億只,全省排名第2位;新建存欄6000頭的寬甸中地生態牧場有限公司奶牛養殖實現了全程自動化數字化管理,達到國際領先水平,2020年全市牛奶產量達到3.97萬噸,全省排名第6位;新建以克達禽業發展有限公司存欄25萬只蛋雞養殖場為代表的一批現代蛋雞規模養殖場,采用傳送帶傳送糞便、雞舍自動控溫控濕、雞蛋自動分揀的現代飼養手段,是國內先進的集環保節能、科技示范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現代化雞場,2020年全市禽蛋產量14.51萬噸,全省排名第6位。
畜產品加工產業集群穩步提升,加快推進畜產品加工企業提質增效,發展畜牧百億產業集群,全市建立了重點企業聯絡員制度,為畜牧企業產業健康發展提供政策保障。隨著禾豐成三、遼寧好食雞食品有限公司肉雞屠宰及深加工項目的生產運營,截至2020年末,全市共建成規模畜產品加工企業19家,年加工能力達到76萬噸以上,產值達到75億元以上,畜牧一、二、三產業產值達到百億元以上。
隨著龍頭企業的蓬勃興起和農民組織化程度的提高,我市以醞墾、禾豐成三肉雞、雙增生豬為代表的畜牧“龍頭企業+養殖基地”的全產業鏈條模式得到了穩固和完善。目前,錦江山、劉家河、成三、食吉豐等肉雞產品行銷全國,丹東享吉鮮蛋遠銷香港,升泰、派波牛奶省內聞名。
在此基礎上,我市立足畜牧業發展實際,以完善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建設和強化散養戶糞污綜合治理為主要手段,依托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全市生態畜牧業取得重大突破。截至2020年末,全市548家規模養殖場完成了畜禽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建設,426家大型養殖場全部完成糞污處理設施配套建設。全市爭取省以上規模養殖場糞便污水治理、規模養殖場標準化生態建設等生態畜牧業發展專項資金,對37家規模畜禽養殖場糞便污水處理設施進行升級改造,建設堆糞發酵場和多級防滲污水沉淀池,治理后的糞便和污水全部還田,實現資源化利用,為生態畜牧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本報記者 邢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