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咱們‘云’支部里今天轉發的黨史學習內容,你學沒?”“午飯后學過了,這些黨史紅色故事讓我深有感觸,要想實現鄉村振興,咱們黨員還得繼承黨的優良作風和光榮傳統,團結一心、艱苦奮斗、繼續努力……”5月31日清早,在鳳城市草河街道愛河村4組的水稻田里,幾名黨員一邊勞作,一邊交流著學習心得。
黨員們口中提到的“云”支部,是草河街道黨工委今年在農村黨員學習教育方面的創新做法。隨著智能手機的日益普及,不少農村老黨員也能使用微信進行簡單交流。草河街道黨工委充分借助微信溝通的便捷優勢,根據轄區農村黨員分布和現狀,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指導各村級黨組織在黨員微信群的基礎上,分別創建“云”支部,逐步形成了街道黨工委抓村“兩委”成員、村“兩委”成員抓支部書記和黨小組長、支部書記和黨小組長抓劃片黨員骨干、黨員骨干抓劃片具體黨員的階梯式、網格化農村黨員教育管理新模式。
草河街道黨工委指導各村級黨組織將“三會一課”搬到“云”端,結合農村黨員年齡、學歷、工作性質等差異,因群體而異,在“云”支部中開展語音微黨課傳播學、黨史微故事轉發學、學習微體會互動學等,靈活運用新穎的黨史學習形式促進黨組織與黨員、黨員與黨員之間的溝通聯系,讓外出務工黨員真切感受到“離家不離黨”的歸屬感。草河街道平安村10組黨員康青竹在外打工已有三年,今年3月,她被支部書記拉進了平安村外出務工黨員“云”支部中,每天她都會利用打工的閑暇時間積極開展自學??登嘀裾f,在“云”支部的引導下,外出務工黨員也可以及時了解黨組織動態,正常過組織生活。
以“云”為媒,讓黨史學習教育活起來,沉下去。街道黨工委動員廣大農村黨員積極發揮“千里眼”、“順風耳”的作用,充分利用“云”支部的方便快捷性,時時反映平日所見、所聞,鼓勵廣大農村黨員通過發現問題、反映問題,共同參與到黨組織建設中來,促使人人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聯絡員、監督員、服務員、宣教員。同時,街道黨工委進一步規范了由村“兩委”成員、黨小組長、村民組長、黨員骨干構成的6支農村黨員應急隊伍,通過“一事一策”和“一事一測”及時有效解決“云”支部中收集的關于村路修繕、垃圾清運、村組亮化等問題8件,群眾測評滿意率達100%。村級黨員以“云”支部為媒,用實際行動鞏固了黨史學習成果,進一步推動了鄉村振興進程。仲笑瑩 記者 曲藝